海寧大戰后兩天。
鎮江府,童貫行營。
劉光世讓人緊急送回的戰報,第一時間擺到了童太尉案頭。
童貫當時正在侍從的服侍下吃飯呢,還有一名這天剛剛趕到鎮江的西軍將領劉延慶陪同。
此時距離劉光世、韓世忠南下,又過了將近十天了,所以陸續趕到鎮江的西軍越來越多,劉延慶也在其中,鎮江的禁軍規模已經超過了三萬人。
還有超過兩萬人已經抵達了淮陰、轉入邗溝運河。算算日子,最多再過三四天,鎮江的兵力就能增加到五萬以上。到時候如果戰局順利,那童貫也未必真得等到十五萬人全部取齊再發動反攻,畢竟戰局順利的時候,搶功勞也是很重要的。
但如果戰局依然不順,童貫就打算按原計劃繼續再等等,讓兵力再積蓄得厚實一些。
反正他童太尉是不能背鍋的,只要他出手了,后續必須是一路勝仗,轉折點之前的苦差硬仗,他童太尉是一點腥都不想沾。
所以此時此刻,他剛接到戰報,也并不覺得發生了什么大事,只當是劉光世跟方臘相持階段、又發生了什么小摩擦,便頗有些不耐煩。
翻開戰報之前,他還戲謔地對一旁的劉延慶調侃:“令郎比你,實在是太沉不住氣了。咱只是讓他帶幾營騎兵,去杭州前線騷擾遲滯方臘,為杭州守軍分攤賊勢。
這點小事,縱有斬獲,需要這般加急上報么?又不是沒立過功。”
劉延慶也不知道戰報內容,太尉這般調侃批評他兒子,他也只能全盤接受,立刻便避席為兒子賠不是:“犬子年輕識淺,或許是立了些許微功,便自以為了得,讓太尉見笑了。太尉不如先用完飯再慢慢看。”
“誒,那倒不必,咱受官家重托,日夜憂心國事,既有戰報,自然要立刻處置。”童貫很滿意劉延慶謙卑的態度,也就打個哈哈,不再深究,而是放下筷子拆看起來。
劉延慶連忙恭維:“太尉日理萬機,夙興夜寐,實在是朝臣楷模,陛下有太尉這樣的忠義股肱,我大宋何愁天下不能太平。”
童貫被捧得得意大笑,一邊細看戰報,僅僅數息之后,表情就劇烈數變,雙目圓瞪。
正在賠笑的劉延慶,也被童貫的表情變化弄得緊張起來:那小兔崽子,不會惹出什么大事來了吧……
童貫瞪了好一會兒眼,中間似乎都忘了呼吸,直到眼前發黑缺氧,才下意識猛喘幾口,回過神來:“天佑我大宋啊!官家真是洪福齊天!劉延慶,你兒子太給你爭氣了!
他和當地廂軍合力,八千人擊退了方臘十萬之眾!斬俘兩萬!陣斬方臘軍大將方七佛!就是在杭州鹽官縣海寧鎮,結營背水一戰!背靠錢塘江死守反擊,古之名將不過如此啊!我大宋朝多少年沒出這樣的戰果了!”
毫無疑問,劉光世的戰報里又注水了。方臘所部來參加海寧之戰的,最多七八萬人,而且是連老弱病殘、后勤輔兵都算上的。但劉光世硬是吹成了“面對十余萬之敵”。
至于斬俘兩萬,明顯也注水了,實際上就一萬多,而且一部分敵軍傷兵逃回去了,并沒能全部俘獲。